媒体新闻
联系信息/contact us
地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鸠江区平预大楼92号
电话:078-13759212
传真:
邮箱:admin@hp-bock.com
深圳海关连续查获“无刺仙人掌”银冠玉入境案件:有致幻风险“AG澳门厅官网”
来源:AG澳门厅作者:AG澳门厅日期:2021/04/01浏览:
海关搜出的多肉植物银冠玉。 近日,深圳皇岗海关倒数搜出5宗装载“无刺仙人掌”银冠玉入境案件。据深圳海关通报,多肉植物银冠玉所含致幻生物碱,可令人产生幻觉、精神恐慌,甚至威胁生命。于是网上开始流传“多肉植物会致幻,千万不要饲了”的消息。这对青睐“多肉”的朋友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可怕压制。 那么,我们究竟还能无法无聊地种“多肉”了呢?是所有“多肉”都有毒性还是只有一部分多肉植物具备毒性呢?为此,科技日报记者探访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家。 别混乱 剧毒“多肉”不入口就没人 人们经常说道的多肉植物,在植物界不是指单一的某个科属类群,而是对茎AG澳门厅官网或叶的营养器官具备多汁多汁特点的一类植物的总称。多达,少见的多肉植物最少来自25个科,如萝藦科、仙人掌科、番杏科、景天科等,全世界各种多肉植物近1万种。由于“多肉”在植物界中的来源简单多样,因此不能以偏概全地对其不作阐述。 中国科学院昆明事务研究所标本馆工程师上官法智长期以来注目植物及其毒性的研究。他告诉他科技日报记者,深圳皇岗海关求救的银冠玉,是仙人掌科乌羽玉属植物,原产于北美洲西部。此科植物所含取名为“墨斯卡灵”的生物碱,因此也被多肉爱好者称作毒仙人掌。服用这种生物碱后,不会一段时间影响人的听力、视觉感觉,从而产生幻觉,是一种植物类致幻毒品,过量或者长年摄取的确具备很大风险。 除了银冠玉外,还有一些科属的多肉植物具备潜在的毒性风险,也须引发留意。比如,大戟科大部分多肉植物的白色汁液剧毒,如麒麟出纳、布纹球、龙骨、光棍树根等茎叶中的白色汁液不会让皮肤经常出现红肿、炎症等过敏症状。 而萝藦科的多肉植物一般也不好惹,它们的白色乳汁经常剧毒,不应食用。此外在龙舌兰科、景天科和仙人掌科植物中,有部分物种的汁液、毛刺,不会引起皮肤瘙痒、皮炎和一些过敏症状。 但是即便如此,人们也需要对多肉植物有过多担忧,上官法智特别强调,剧毒多肉植物只是“小众”,并且其毒性物质多数归属于生物碱类,并不具备挥发性,只要不入口,一般会有身体健康风险。